校报在线
第四版
当前位置: 首页>>校报在线>>第222期>>第四版>>正文
年 俗

俗话说“入乡随俗”,意思是说我们走到哪都要顺从当地的文化习俗。

接下来,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家乡潮州过年的习俗。

农历十二月廿四日,各路神明上天庭述职。我们就要摆上祭品欢送。

除夕。当天下午我们就要祭拜祖先。祭品必须有“三生”(所谓“三生”,一般是指家禽或其蛋,猪肉,鱼)和“鼠壳粿”(因其里面加了一种叫“鼠壳”的草而得名,也因其颜色为黑色故也有“黑粿”之称)。到了晚上,除夕夜每家每户都一大家子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出门在外的家庭成员也一定会在这一天到来之际赶回家。这一天通常是家庭成员最齐的日子。鱼是除夕夜团圆饭必备的食材,因“鱼”与“余”同音,寓意:年年有余。这一点在各地方是大致相同的。

正月初四,神明重返人间就职。我们也要摆上祭品欢迎。

正月初六,是我们村一年一度的“闹热”,也叫“劳热”。一大早,各家各户就扛着祭品赶往“神前”。那里摆满了八仙桌,都是为了祭拜神明而准备的。大家依据之前抓阄的号码找到相应的八仙桌(每张八仙桌上贴着一个数字),摆上自己早已准备好的祭品。这一天的祭品更要讲究,必须有“三生五果”(“三生”之前已做过介绍,“五果”便是五种不同的水果)和年糕(我们那叫“甜粿”)。神明前面烧着高大的龙头香,摆着一个戏台,到了晚上就有真人穿着戏服上台唱潮剧。

一阵阵铜锣声响起,那是在召集今天游神活动的壮丁们。三回鞭炮过后,游神活动正式开始。前面马头锣开路,彩旗高灯紧跟其后,接着是众壮丁抬着“王公”“夫人”“关公”等神明,紧接着是一面面彩标。一般来说,前面几面是去年新婚的新郎官或去年家里添丁的年轻人扛着,中间几面是村里的少女自愿报名扛着,最后那面由村里请来的仪仗队负责(边走边表演)。游神活动在我们那里叫“营老爷”,在我们村里游行一圈,目的是提醒众神尽职护乡保平安。游神队伍所到之处,众人皆以鞭炮相迎。今年村里的游神活动稍作了修改,把时间改在了下午,这回人更热闹了。众人吃饱午饭休息片刻,带着客人,邀上三两好友一起去看游神活动。特别的是村里今年不请仪仗队,改请锣鼓队了,这更提高了村民观看游神队伍的热情。

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村里也有活动。白天跟正月初六有点相似,同样要“摆神前”,祭品有点不同,须有“三生五果”“红桃粿”“发粿”。神明前面同样也有戏,不过这回是木偶戏。晚上就热闹了,我们村里举办起了 “营花灯”的活动!

同样是马头锣开路,彩旗高灯紧跟,接着就只有一个香炉了,后面都是村民提着花灯。记得我小时候提着自己喜欢的花灯跟着队伍走,甭提有多高兴呢。每经过一处房子,主人都会点上一串鞭炮和几桶烟花,整个晚上我们都笼罩在烟雾当中。走完全程之后,我们就会跑回家里吃甘蔗。甘蔗在我们那里是元宵节必备的,因为我们那里有句俗语叫“十五夜吃甘蔗不蛀牙”。

这便是我们美丽的家乡——潮州的年俗。

(蔡润昂)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上一条:思 年

关闭

广州航海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80873号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