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城”之所以叫“汤城”,并不是因为广东人常引以为傲的煲汤,而是因为家乡的地热资源。家乡的地热资源十分丰富,闻名近里,加之温泉在本地是以“汤”为称,故而得名“汤城”。
汤城于我而言,其实谈不上有多熟悉,譬如前几日朋友问我:“家乡可有好玩的事物,又或者有哪些吃食值得称道。”我一时间竟然难以答上,只得讷讷应道:“有些,但也真的不多。”
算一算汤城那边,出名些的风景我也还有好些没去过,比如龙归飞瀑,已经算是我们那边拿得出手的一个景点,我竟然还是凭大人们当初信誓旦旦说要带我走上过一遭的只言片语而有所记忆,若只凭我模糊的记忆,也许我会以为我未曾走过。只是许多年过去,听闻那里遭遇大修大建,已然完全换了副面貌,因此就算留有些记忆,大概也都不作数了。最近一次接近它,还是两年前偶然路过,驻足停留在门口一会,便又离去。旧面貌记不清了,新面貌又未曾见过,汤城的许多地方于我便是如此一知半解。
很多时候,与长辈们聊天,长辈们会对汤城很多地方如数家珍,讲他们小时候如何走南闯北把汤城走了个遍,上荒山野岭打柴,自行车骑上一个下午只为去找同学。而我在旁听着这天花乱坠,一句话都接不上。且若是在这时被长辈发现我的正愣神,他们就会与我搭话。可不一会他们就会发现,他们说的地方,东南西北我尚且分不清,罔论回忆,等他们再仔细地想要跟我解释清楚哪里是哪里,却发现我还是一问三不知的时候,他们就不再多说了,大抵上有种怒其不争的感觉。
汤城这边的老一辈,记忆大都是极好的,又或者其实老一辈,知道的事情都挺多。长大后听他们聊天,才发现,不仅是汤城的各个地方他们一清二楚,很多时候他们聊天都会提到很多人,上到爷爷的兄弟姐妹的外甥,下到朋友的朋友的儿子,远到隔壁村的某某浪子,近到身边邻里街坊,都能是他们聊天的话题。最令我佩服的是,不仅是某个长辈知道,只要其中一位提起某某,大家都能恍然:“哦,是他啊!”数次这般下来,我便确信了他们知道的确实是比我多得多。
近些年在外边读书,走过了不少地方,才知道汤城只是一座普通的小城镇。比如与朋友走过某处,我就说,这个地方的街道跟我家那边差不多,朋友就赶紧点点头,说家里也是这般光景,数次下来,换了几处地方,几个朋友,对话也不见得有多大变化,我便明白了其实小城镇大概都是这般光景而已。
只不过有些东西仅仅靠相似是无法替代的,有些吃食,在外读书,到底是心心念念的。比如家乡有种特别的小食,当地人都称呼为“捆粄”,“粄”在广州这边大概就类似于河粉,捆粄就是在其中捆上一些配料,诸如猪肉末,韭菜,豆干,竹笋,梅州的咸菜等等……都拿去过油后按照喜好搭配捆入其中。单单看起来倒是平平无奇,但一口咬下去其中配料香气随油气在略显清淡的粄中迸发,当真算得上是人间美味!
前些日子打电话与母亲聊天,我说我在广州终于找到了一家捆粄店,虽然要赶上半个时辰的路,不过也是值得的,母亲倒是嫌弃地问我那东西有什么好吃的:“我在家一年都不会吃几次。”我也只能以轻轻微笑作为回应。
出门求学,少有回到家乡的机会,每次回去都能发现家乡正在不停地变化,比如各个商家终于都贴上了收款码,比如在大街小巷里也开始有外卖员东奔西跑了,又比如瞧着家乡居然建了一座横跨小河的桥,想着上边风景大概是不错的。倒是有种不大不小的陌生感,又有着淡淡的小骄傲。在汤城生活了十八年有余,历经了大事小事数不胜数,可能有些不为常人所知的小心事,在外我都宣称我跟她是半点不相熟,也未曾有想要熟悉的意思,大抵是觉得汤城有些伤心的意味,只是游子不归家,到底也会有些莫名的思念。
(曾茹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