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运经贸学院 黄小彪
“十一五”期间,国内港口建设如火如荼,几乎所有的临海、临江城市都加入了港口建设投资的滚滚热潮,以港兴市、争做航运中心、枢纽港的豪言壮语不绝于耳。应该说,港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抓住当前国际航运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机遇,加快港口发展无可厚非。然而,当前很多地方却把加快港口发展简单地变成对港口吞吐量的盲目追求,把港口竞争简单地转化成吞吐量的攀比,把港口的作用简单地用吞吐量来衡量。这种强烈的吞吐量“情结”,唯“吞吐量”是从,以“吞吐量”论英雄是我国港口发展中的一个认识误区,它同经济领域的“以GDP论英雄”如出一辙,是当前转变港口发展方式所需要努力纠正的一种有害倾向。
我们知道,所谓港口吞吐量是指报告期内经由水路进、出港区范围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可见,港口吞吐量本身是衡量港口规模大小、生产经营活动成果的数量指标,但不是效益指标或质量指标,从吞吐量中看不到港口的发展方式是否转变,也难以肯定其一定对所在城市发展带来正效应。就全国而言,港口自身并不能左右吞吐量的增长(假设不存在国际中转货物,或国际中转货物份额很少),因为港口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港口吞吐量是由贸易量决定的,而这主要取决于一国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以及资源的地理分布状况。一国的港口吞吐量大并不代表该国拥有发达的经济体系,相反可能表示该国产业体系还比较落后,贸易产品“量大价小”。其实我国在2005年港口吞吐量就已经是世界第一,2010年这一数字已达到89.32亿吨,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吞吐量世界排名前十的港口我国就占了六个。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2010年中国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为6.05万亿美元,比第三经济体日本的5.47万亿美元略多一点,但比第一经济体美国的14.92万亿美元还有很大差距,而这还只是从经济规模上比较,如果从发展层次和发展质量上比较则差距更大。把这些数字放在一起,结论就很清楚,吞吐量第一并不值得我们沾沾自喜,其背后反映的正是我国产业体系还相对落后,产业结构还处于较低层次,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的状况。如果非要对吞吐量增长进行预期,那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推进,我国港口吞吐量的增长量将呈现高位缓慢下降趋势,增长速度将逐步回落。而这应该是我们所期望的!
很多地方政府重视吞吐量,一方面是因为在政府看来,港口发展能带来临港经济和贸易发展,促进就业和财政收入增长,而这“比港口自身的经济效益更重要”;另一方面是因为吞吐量和GDP一样,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很容易被官员当作政绩工程而对其作用加以夸大。实际上,有专家对国内八大港口进行研究,发现这些港口的吞吐量和所在城市GDP的增长关系都是一条高度相关的非线性曲线。也就是说,在港口吞吐量达到一定数量后,再增加的吞吐量对该城市GDP的贡献就越来越小了,呈现出明显的边际效益递减现象。而如果再考虑吞吐量增加所带来的对城市环境、交通、土地资源压力等负效应,则这种边际效益递减的速度将更快。目前,许多城市为提高港口吞吐量而用超市场的行政力量和经济力量去补贴港口的发展和航线的拓展,而当几个相近的港口都用这种或类似手段来提高吞吐量时,这些港口谁也得不到好处。城市愿意支持港口发展可能是对的,但这些投入无疑构成港口吞吐量增加的成本,这样,吞吐量增加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将会被进一步抵消。因而,对于港口城市而言,其港口的吞吐量应该与该城市发展水平保持一个最佳结合点,一味追求吞吐量的增长是不理智的,有害的。其实,在当今的港口竞争中,表面上输掉港口竞争,对城市而言“焉知非福”?历史上,加拿大某城市曾与纽约争夺马士基的枢纽港地位,最终输给纽约,但加拿大的这个城市并未感到遗憾,原因是能够“让城市保存下其独特之处”。
真正觉得吞吐量重要的其实应该是港口企业。吞吐量是反映港口生产经营活动成果的重要数量指标,吞吐量增长对于增加港口收入,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获得马太效应等具有重要意义。港口吞吐量的流向构成、数量构成和物理分类构成是港口在国际、地区间水上交通链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最直接体现。一般来讲,影响具体港口的吞吐量有两类因素:一种是区域因素,如腹地的大小,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等;另一种是港口本身因素,如建港条件,港口经营管理与装备技术水平等。这些因素中,区域因素和港口自然条件是客观的,港口企业无法改变。所以港口企业只能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来吸引船舶和货源。所以,港口吞吐量大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港口的竞争力,但也只是吞吐量的存量分配,而不会创造吞吐量的增量。今天,中国已有很多港口吞吐量排名世界前列,完全称得上是世界大港,但肯定不是强港,因为我们还只是处于港口产业链的低端,港口经营仍以粗放型为主,制度、体制、人才、技术和高端产业等反映软实力的要素仍然缺乏。目前上海等港口正在结合自由贸易港区建设,提升港口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和国际加工等功能,并大力发展航运经纪、航运教育与培训、航运融资、航运咨询、航运保险、海事仲裁、信息发布等现代航运服务业,以提升港口软实力,这很值得国内其它港口学习和借鉴。同时,航海院校也应根据这一变化,及时调整培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