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校报记者就文学欣赏这个话题对人文社科部有关教师进行了专访。现将这次采访的一些具体内容摘录如下:
答:唯物主义一个最朴素的真理告诉我们,人要生存,首先要解决吃穿住的问题,然后另一种需要才会被提升起来,它就是人类的精神需要。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精神活动方式,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艺术正是用来满足精神需要的。人区别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类把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使之成为人类内在的、本质的需要。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这方面就表现得越为突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当前,我们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
答:好的。孔子说过这么一段经典性的话:“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就是学术界所谓的“兴观群怨”说,其核心意思是,文学既有个体价值又有社会价值。文学的个体价值是文学满足个人精神需求的属性。对于创作者来说,纯粹的个体需求有两方面:一是情感抒发的需求;二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即创作者通过努力使自身的能力体现于某一活动过程及结果之中。前者如古人所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物不得其平则鸣”,这都是讲人内心里有所郁积,要借诗文来抒发;后者如司马迁抱病残之躯、怀弃世之想,却仍坚持撰写《史记》,其动机之一就是要使自己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被否定的价值在这部巨著中得以体现。对于阅读者来说,文学个体价值也体现为两方面:一是陶冶性情的美学价值,二也表现为情感的抒发和升华。真正的文学作品,对于文学活动主体——作者、读者,从来就具有给予他自由体验并因此而培养自由精神的价值功能。这是一种塑造人的自由自觉本性的价值,文学由此获得永恒的魅力。文学创作虽然常常显示出个人性格的独创精神,常常表现为创作主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情感,但由此断言文学不过是个人纯粹自我的表现,给文学贴上一己私情之宣泄工具的标签,从而否定文学的社会价值,显然是极其偏激和肤浅的见解。中国古代一些清高的文人墨客,虽然口头上说要将自己的作品“藏之名山”,那不过是当世知音难觅的一种无奈的表现而已,实际还是渴望最终能够“传之其人”,把希望寄托在后世的同道身上。德国著名古典美学家康德曾提出一个深刻的命题:艺术应该具有“普遍可传达性”。他还举例说,如果一个人被抛弃在孤岛上,这个人就不会来为自己而去装饰自己及周围的环境。马克思主义则更加重视艺术的文化—社会价值,认为艺术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创造物,并在社会之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这就是,文学的社会价值表现为表达并维护社会集团的利益,进而表现为对社会整体结构的调节功能。总之,文学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在相互转化中发挥功能。套用当下的话语体系来说,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促进生命个体自我身心的和谐,可以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可以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正能量。
答:最基础的是,文学作品中要有货真价实的东西。下面,我们主要从读者这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在由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要素所构成的动态关系中,读者既是对象也是合作者。传统的文学阅读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创造性的发现过程。在此意义上,阅读的重要性决不亚于作家的创作。当代接受理论和美学相当强调阅读的作用,把读者能动的选择视为阅读经验的核心。如果说文学创作是创作者在编码,那么阅读就是读者在对作品进行解码。文学的价值和功能的实现,除了作家的首度创造之外,还有赖于读者的解码,所以也把读者的积极参与叫做再度创造。
莎士比亚的名著《哈姆雷特》中有一段对话,国王的御臣波洛涅斯问哈姆雷特:“您在读什么,殿下?”哈姆雷特答道:“字,一串串的字。”哈姆雷特的回答中自然带有装疯和戏弄波洛涅斯的意思,另一方面他以通俗的形式也恰恰揭示了文学鉴赏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文学鉴赏就是阅读文字,通过语言文字来鉴赏作品。所以,探讨文学的价值和功能如何实现,得从文学语言说起。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独有的物质媒介,文学最根本的物质媒介是语言,文学之所以是文学,就是因为文学是用语言写成的。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不同于日常生活语言,也不同于科学语言等。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专门分析过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指出“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科学语言强调的是“直指的意义”,也就是字典上的释义,用法固定,讲究精确;文学语言注重的是“联想的意义”,往往意蕴丰富,变化莫测,迷离不易捉摸。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使得文学作品和思想关系紧密,凡伟大的作家常常把深邃的思想意蕴寄寓于自己的作品之中。每个文学语言符号往往都是经过创作者精心设置的密码,读者只有潜心体察、玩味、探究,才能参透玄机。读者首先面对的是语言文字,这就要求读者首先对语言文字进行解读。文字解读的过程与读者的鉴赏活动是同步的。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又是形象的艺术。诗歌中独特的意象、优美的意境,散文中丰富多彩的社会场景与生活片段,小说中个性化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故事等等,都是文学形象。阅读文学作品也就是形象感受作品的过程,这种形象感受离不开读者的想象。一般心理学把想象分为再现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实现读者对作品意义的接受,是一个综合运用这两种想象的很复杂的过程。正是通过想象,读者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绘在自己的头脑中呈现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悠然心会,产生美的享受。
在传统的阅读观看来,如果没有读者主动、独立的思考,就很难收到理想的阅读效果,也就谈不上文学的价值和功能的实现。
问:印象中,你刚才几次提到传统的阅读,在你看来是不是有一种反传统的阅读?
答:传统阅读就是纸质阅读,也就是指上面重点谈到的通过语言文字来鉴赏作品。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当今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视觉文本阅读。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就宣称,我们正在进入世界图像时代。时至今日,读图时代已经实至名归了。当下,图像文化盛行,文字业已沦为陪衬。传统意义上,以文字媒介主导的文学似乎正让位于大众和电子媒介中电影、电视等话语形式的文学。人类文化艺术的内涵性质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传统的阅读动机、阅读心理机制、阅读性质、阅读效应等都受到了严重的消解。
首先,阅读动机的转移。基于语言文字代码的传统阅读行为一直被看作是人类生存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从而不断探求宇宙人生的哲理;通过阅读,人们实现了与古今中外无数智者仁人的心灵对话,陶冶了自身的情操和文化艺术品味;通过阅读,人们提高了自己的艺术欣赏水平和理性思辨能力……总之,阅读不是游戏取乐,而是直面人生、直面人类灿烂文化的庄严承诺。读图时代,人类的阅读动机发生了潜在的转移,消遣娱乐性成了现代文化大众阅读的主导动机。
其次,阅读主体被动受控性,个性化遭到消解。传统阅读是一种具有充分自主性和广阔自由度的阅读行为:阅读的内容、方式、时间、地点、速度、视角及接受程度、接受效应等等均因人而异,从而在阅读过程的各个环节上都呈现出鲜明的自主性、个性化特征。而基于视觉文本的阅读,阅读主体只是被动受控,阅读内容、阅读方式呈现出空前的趋同性,阅读主体的个性化特征也随之消解。
再次,对话交流性质的阅读行为被消除。在文学中,语言是活生生的现实的,这种处于交流情势之中的文学语言就是话语,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对话性。文学作品一旦生成就等待着读者的阅读和交往,因此,文学活动根本上是不同主体间的交往。阅读行为之所以被看作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生存方式,就是因为阅读是人类诸多对话交流形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尤其是它具有超时空对话交流的特点和优势。对话交流机制不仅是阅读行为的展开、阅读过程的推进、阅读意义和价值实现的基础,而且是作者的书写行为和文本意义、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然而基于视觉文本的阅读行为却越来越漠视甚至放逐了对话交流的机制,这是视觉文本阅读与印刷媒介阅读最本质的差别。
最后,阅读者的创造、想象权力被剥夺。想象力是创造性阅读的重要前提。凭借想象力,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才能被还原转化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凭借想象力,抽象的哲理、思想、原则、定理等才能被读者经由生活验证而理解;凭借想象力,作品的意义才得以生成实现,价值才得以体现。然而,在视觉文本阅读中,这种创造性、想象力却受到严重的压抑、消解,乃至被剥夺。随着阅读的想象力的消失,对作品意义的创造性阐释变为对作品意义的简单复制。因为在影视作品中,人物形象、事态景观、思想意蕴这些曾经需要读者进行创造性阐释、想象性重构的东西,都变成了预先设定好的现成物。影视编导对这一切作了统一的阐释,并将这一切内化于他精心挑选的演员、道具和精心设计的场景等视觉形象中。观众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只能沿着影视编导铺设的意义轨道运行而很难出现越轨行为。这样,当亿万观众通过视觉媒体来欣赏一部原属于印刷媒体的作品时,对其人物形象的再现和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就获得了惊人的同一性。在基于印刷媒体阅读时,我们可以说“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而基于视觉文本阅读时,我们却不得不说“不管有多少个读者,哈姆雷特只有一个”。
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学使得读者对它的接受必然结合对一定语词的理解、组织、选择而进行,因此更多地与理性和反思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地道的传统阅读。而影视文学因剥离了高度抽象的语言文字代码,而代之以生动、逼真、直观的影视画面,使得作为能指的画面符号与作为所指的对象情景获得了直观上的完全相似,从而使阅读主体不再受自身语言文字水平及相关文化知识的限制,阅读对主体心智的要求几乎降低到只需要具备一般的视觉、听觉感知能力即可。可以说,高速运动的视觉形象虽然能强烈吸引人们的视觉注意力,却有可能抑制人们的思考力,从而破坏文学的感悟和解读方式。
基于以上认识,从实现文学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个目标来看,我们觉得,读图时代不能缺少传统阅读。 (曾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