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广州航海学院迎来了她的五十周年庆。作为一名大一新生,能在大学生活之始,便见证了学校的五十周年庆典,虽说是无比的荣幸,而内心却难免有些空洞——五十年,于一所大学而言,虽谈不上历史悠久,亦足以令她今非昔比,但我还来不及了解她的过去,又怎么能够发自内心地为她今天的辉煌感动和自豪呢?幸而,我遇到了一群当年参与开设广州海运学校的“功臣”。
由于参与校报记者团工作,在校庆当天,我和其他同学早早便在体育馆门前等候校友归来,方便对校友进行采访。校庆庆典大会开始后,场外的人渐渐少了,而体育馆前的树荫下仍有一群校友谈笑风生,上前询问后才知道,他们便是学校当年的郑家藩老师,以及他的第一批学生。
郑家藩老师早已年过古稀,他的首届学生也已经退休,但他们聊起当年在校的情景时,却一点也不含糊。从他们口中得知,学校最初的校址并不在此,而是在南海神庙,后来也曾到过退役的货船上办学;班级数量不多,师生只有寥寥数百人;郑老师等首批教职工,大多是在其他地方、其他岗位上工作了数年后,才被邀请回来,组建了当年的海校。师兄们更是谈及了不少趣事,比如在船上办学时期,夏天天气炎热,班内也只有男同学,上课时学生便打着赤膊听课。老师为保持形象不敢打赤膊,但由于天气过于炎热,最终也加入了学生的行列。
然而,在如此艰苦的办学条件下的师生,却拥有着最深厚的师生情谊和对母校的热爱。在交谈中,他们仍习惯并喜欢称学校为海校,因为“这样更有亲切感”;年过半百的学生,依旧对老师毕恭毕敬,像回到了当年的课堂上,细心而稍拘谨地聆听老师的讲话;郑老师更没有架子,谦虚地介绍自己的得意门生,总是说他们更有成就,应多采访他们,对待我们也像是对待自己的子孙一般,叮嘱我们好好学习,享受校园生活。
十来分钟的采访,并不过于正式和拘谨,甚至在讲得精彩的时候,我连笔录也忽略了。虽然纸上没有过多的笔记,但郑老师等人介绍的校园趣事、校史变迁,已化为一种感动,记录在我心中。我不禁反思,不久前我对五十周年校庆的空洞感,或许并不完全源于我对学校历史的不了解,而更多地源于我对学校缺少了一份归属感。
这种归属感的强弱和在校时间的长短不成正比,而是与我们对学校的认同感挂钩。郑老师和他的学生经历了学校创办之初的艰苦岁月,如今回校参加五十周年校庆,看见母校的发展和进步,对母校的认同感自然会上升,演化为他们对母校的热爱和归属感。只有短短五十年历史的航院,虽比不上清华北大等百年名校,但这里是我们的母校,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我们很自豪能够在未来的日子参与她的蜕变,看到她进步和发展。
我热爱这方土地,热爱我的校园,热爱我每一天的生活。
(蔡乐诗)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