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载乙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俄、美等当年参与到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国家,都纷纷举行战争胜利纪念活动,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对战争的反对与反思,以及对当下国家繁荣稳定的感恩,居安思危。
每每读及关于中国人民抗日卫国的英勇事迹,我总是百感交集——是怎样的时世,才造就了这样一群可歌可泣的人民英雄呢?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可能是学生,可能是教师,可能是农民,可能是士兵,可能是工人,可能是企业大老板……他们有着不一样的身份和地位,但都甘愿放下一切,或出资出力,或以笔为枪,或征战沙场,用血肉之躯保家卫国。
我亦曾无知地想过:他们为什么要打仗呢?如果领导人肯退让,以百姓利益为先,不就能避免血流成河的悲剧了吗?每当在饭席间听见中国主权受侵害的新闻时,家中上了年纪的长辈总会不加思索地高声说道:“岂有此理!再这样欺负人我们就打回去!谁怕谁!”而我也总会在内心嘲讽一番。
尽管长辈过激的言语确实略欠妥当,但当我看见南京大屠杀的史实照片时、当我注视着抗战纪念碑上密密麻麻的烈士名单时、当我读着因抗战而家破人亡的悲惨故事时,我似乎明白到,之前妄下断言的我是何等的愚昧。先烈们投身抗战,为的是国家的安定和同胞免受欺凌。战争不只是战争本身,不只是当下的伤亡与悲哀——我们必须斗争,因为这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唯有反抗,唯有誓死捍卫,我们才能拥有长久的安定。
我们中的大多数,固然是没有参与过抗日战争,甚至对于抗战的了解,也只是来自书本上的冰山一角。但这并不意味着战争离我们很远。我们从初中起,便从政治书本上了解到,当今世界的整体格局,是和平与动荡并存的,这意味着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地区的冷战乃至热战仍然此起彼伏。远至中东各国的内战外战,近至中国各海域上的主权之争、边疆地区的暴乱骚动,无不间接或直接地威胁着我国的安危。
战争难以在短期内完全禁止,在相对和平的时代仍不断加强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伯曾和我提及,在数十年前,他也曾响应国家“下乡、当兵、留城”的号召,作为家中三兄弟的老大,当上了一名光荣的军人。那时的大伯被分配到东莞的某个分队,战乱不多,大多只是捉捉毛贼,扫扫恶霸。但他们坚持每天早起训练,在田间跑步,在山头拉练,丝毫不敢松懈,因为他们心里知道,万一哪天战争爆发了,祖国需要他们。这或许是我和战争“接触”的最近的一次了,因为我切实地体会到,祖国每年在部队维护、军事建设上花费巨资,做的并不是无用功,而是未雨绸缪,养精蓄锐,在祖国真正面临困境时,有十足的底气与敌人斗争!
七十年,于一个人而言,已是古稀的高寿;七十载,对一个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国家而言,更是弹指一挥间的沧海桑田。而无数抗战先烈牺牲自己,为的便是让祖国在更多的七十年里,不断发展,走向繁荣。回想抗战胜利后这七十年间,从新中国成立,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再到二十一世纪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在世界地位不断提高。这一切美好的背后,是前人不懈的努力——从抗战勇士,到改革先师。
毫无疑问地,我们应该心存感激,而并不只停留在口头上,应做好学生的本分,做好公民的本分,做好自己每个角色的本分,用实际行动继续捍卫抗战成果,捍卫前人努力的成果!唯有我们把口号化为行动,才有能力使祖国实现伟大复兴。
(蔡乐诗)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