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党委宣传部
 学校主页  首页  部门职责  青年媒体中心  校报在线  获奖与荣誉  理论学习  资料下载 
校报在线
第三版
当前位置: 首页>>校报在线>>第197期>>第三版>>正文
应用型海运本科院校航运经贸专业群建设探讨(摘)

1、现代航运服务业产业链对航运经贸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专业群对应的是经济发展的产业链,专业群与产业链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专业群的布局和调整要以服务产业为目标,以相关产业链的组成和发展要求为依据,与产业需求及其发展趋势相结合。基于此,我们认为对现代航运服务业产业链及其专业人才需求进行科学分析是构建航运经贸专业群的基础和关键。

通常认为,航运服务业是指所有围绕航运和海事活动而形成的服务产业。但对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定义,学界仍然没有完全统一,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现代航运服务业是指以一定规模的国际贸易港口为依托,以现代国际航运企业为对象,集合金融、贸易、法律、咨询、政策、运输等各种服务方式所形成的综合性国际产业链。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现代航运服务业可分为上游产业、中游产业和下游产业。上游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多数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中游产业属资本密集型,具有规模效应、集约化经营特征,对国际经济影响巨大,其附加值也比较高;而下游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相对分散,附加值较低。产业链各链环不同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决定了相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也不同,不同各链环服务主体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也不同。越是产业链上游的航运服务业对专业人才的跨学科、复合型要求越高,比如航运金融,涉及航运、金融、法律等多方面的产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既懂金融、保险,又懂航运、外语、贸易、海商海事、国际法律公约和惯例。可见,现代航运服务业的高端化发展更需要航运与金融、经济、贸易等专业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主要有伦敦、鹿特丹、纽约、巴哈马、香港、新加坡等城市,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以伦敦国际航运中心最为典型。伦敦国际航运中心恒久不可动摇,也在于其现代航运服务业集群优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至关重要,而这又正得益于航运、金融、贸易三位的一体的人才支撑。根据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ervices London (IFSL)海事研究报告,伦敦为支撑航运服务业,其高端航运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逐年不断增加,从1990年到2008年,航运金融、船务经纪、航运保险等高端航运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从10318人增加至15600人,增幅达52%。

随着国际航运中心向东亚和我国转移,国内的上海、天津、大连也都先后启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其中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走在前列,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国内领先,但与伦敦等国际航运中心相比差距却很大,主要原因也在于缺乏强有力的高端航运复合型人才的支撑。随着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据国内学者预测,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航运保险经纪人才1700人,航运金融人才73.6万人,航运经纪人缺口至少为420~530名。

广东是海洋大省、港航大省和造船大省,其中珠三角港航产业集群发展最为突出,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2年,全球十大集装箱港中有三家位于珠三角,香港港、深圳港和广州港分别排在全球第三、第四和第七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珠三角要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广东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加强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尤为重要,这同样需要大量高素质航运经贸复合型人才的支持。

2、对接现代航运服务业产业链的航运经贸专业群构建对策

行业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之本,我们应着眼于航运行业,对接地方航运产业链构建航运经贸专业群,加强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支撑,以重点建设专业带动相关专业发展,形成航运特色经贸专业集群,实现专业集群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提升办学效率,为广东及航运服务业培养航运经贸复合应用型人才。

2.1、对接区域产业链,做好专业群构建的顶层设计

一是学校层面确立航运经贸专业群发展战略。从国家航运强国建设战略高度,准确把握我省航运产业发展的现实性、前瞻性及区域航运中心建设对现代航运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的迫切要求及未来发展趋势,确立航运经济管理与航海技术并重,以航运技术、经济与管理为特色的双核发展战略,以实现对广东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我国航运强国建设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双提升的人才培养和产业服务的双支撑。

二是中观层面做好专业群建设规划。从院系层面,以项目为驱动,重点投入,支持调研,充分论证,准确把握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链的构成、发展趋势及各链环的职业岗位群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优化布局航运经贸专业群,制定专业群建设规划。以项目投入支持各专业带头人充分调研论证,同时,通过对兄弟院校专业办学的考察和借鉴,结合人才需求调研,定位各专业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规格,以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交通运输学科为主要支撑,构建航运经贸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航运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是微观层面,各专业带头人要对拟设置专业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抓住产业链中某些链环,明确专业服务的职业岗位群,以有针对性地培养产业真正需求的人才,以促进学生成功就业与推动产业发展为目标,借鉴上海海事大学等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2、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加强应用研究和应用学科建设

共同的学科基础是特色专业群各专业发展的“土壤基质”和平台。要多途径多形式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校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交通运输学科等多学科融合发展,凝炼优势学科方向,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群建设。

一是加强航运经济应用研究,培育特色优势学科,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建设。我们要充分利用共建研究平台——广州国际航运经济研究中心,围绕航运服务产业发展,加大对航运经济的研究力度,多出成果,并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社会服务。

二是注重学科发展特色,促进多个学科共同发展,形成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色专业群。

三是科学布局专业,有计划地培育主干特色专业、支撑特色专业和关联特色专业。要以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专业基础好,优势明显的专业为重点,加强投入和建设,为金融学(航运金融方向)、财务管理(航运公司理财方向)、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簇群发展等奠定基础,以实现专业群的集群效应。

3.3、突出航运行业特色,加强专业群特色创建

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发挥学校优势,突出应用特色及航运行业特色,从课程设置及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着手强化航运与经贸的融合渗透。一是加强特色课程与教材建设。各专业可开设一些航运与经济贸易、管理渗透的课程。如“航运经济学”、“航运金融”、“航运会计”、“航运企业管理”等课程,建立航运特色突出的特色课程体系。二是加强特色实验室建设。以航运行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对航运经贸类专业人才要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强的具有鲜明航运行业特色的航运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建设,为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提供平台。

2.4、以“双师素质”为基础,打造双能型师资队伍

“双能型”教师不仅具有较强动手能力,能胜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任务, 还要求具有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能力。在原有“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基础上,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按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教师职业发展的诉求对教师进行“研究型”、“教学与研究型”、“实践教学型”三个层次的定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形成以教授为龙头、副教授为科研主力、讲师为授课主力的专业与学科团队,为专业群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2.5、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以课程建设和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要围绕“十二五”期间国家和我省关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和要求及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计划,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教学的中心工作,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公共课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及实践课的不同特点,突出重点,分级建设,以本科通识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特色课程群建设为抓手,通过院级重点课程立项资助、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立项资助等方式加大投入,加强建设。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通过课程建设践行本科教育理念,培养合格应用型本科人才。

2.6、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深化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是实施专业群建设的关键,也是难点。不仅要创新校内各部门各学科协同发展机制,实现校内资源的最大效用;更要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深化产学研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与行业、与政府部门的协同发展,提升专业群服务产业和区域发展的能力。要通过整合专业群校内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资源,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共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企业项目载体、高校和企业自主联合科技攻关与人才培养、共建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室等方式,加强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合作,积极拓展校政企之间、校际之间、学校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充分依托行业和地方,建立课程实习、教育实习、科研实习基地,走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不断加强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建设,促进学科专业群发展。

加强调研和论证,加大申报中央地方共建项目的力度,争取资金支持,建设具有航运特色的经管类实验室,为航运经贸本科专业建设、应用研究及应用学科建设提供平台和保障。以现有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为基础,进一步探索,整合资源,拓展项目,加强深度合作,构建适合地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实验教学模式,通过专业实验及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葛春凤)

下一条:对广州航海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摘)

关闭

广州航海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80873号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