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在线
第一版
当前位置: 首页>>校报在线>>第208期 校庆专刊>>第一版>>正文
风雨兼程五十载 豪情满怀向未来——写在广州航海学院喜迎五十华诞之际

50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从1964年到2014年,从广州海运学校、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到广州航海学院,任凭时光荏苒,任凭空间转换,不变的是航海人不畏艰难、执着拼搏、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

这是一次又一次“裂变”和“聚变”的飞跃,是一个又一个凤凰涅槃般的跨越。在回顾这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的时刻,我们将记住这些不平凡的历史瞬间。

1964年,由于海上运输及抗美援越的需要,根据李先念副总理的指示精神,交通部决定由广州海运管理局负责举办广州海运学校。

新建的广州海运学校选定了位于广州黄埔港区的南海神庙(菠萝庙)作为校址,1965年开始招生,第一年招收了四年制“海船驾驶”、“轮机管理”和两年制“航务电讯”共三个专业148名学生。自此,广州海运学校开启了她承载我国华南地区海洋运输人才培养工作这一艰苦而又意义深远的重大历程。

建校之初,举步维艰,几经周折,数易其址。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学校与全国其他高校一样,无可避免地卷入无休止的“阶级斗争”中。从1966年至1972年学校停招,学校第一次经历致命的冲击。

1973年,国家在经济、铁路运输系统等方面出现了重大的调整,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再度呈现新的转机,我校的命运又有了新的希望。交通部批准广州海运管理局复办广州海运学校,新校址选定在广州海运管理局属下的位于英德的已经下马的水泥厂厂址,从此,学校开始了艰苦的复学历程。

文革后期国家重新重视经济建设,我校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恢复与发展。1974年交通部又下达了360人的招生指标。当年10月,74级360名新生如期到英德水泥厂校区报到入学。由于英德水泥厂办学困难重重,1975年1月,学校由英德搬回了广州,广州海运管理局将属下的红旗136停航,并将它和已经报废的红卫1号一起交付学校,以作为办学场所,栖身珠江的船上办学历程就这样拉开序幕。

与英德校区相比,新的办学地点和设备虽有了很大改观,但两艘船加在一起,只能容纳100名学生,学校办学规模难以扩大。由于办学场地的限制,学校面临许多无法克服的现实困难。面对这一切,学校与广州海运管理局并没有停止在陆地寻找新校址的努力。经与菠萝庙航修站多次磋商,对方同意我校搬回久违的南海神庙(菠萝庙)。1979年5月,78级100来名学生与教师终于告别流离失所、四处漂泊的海上生活,搬上陆地,我校开启了重返陆上办学的历史进程。

南海神庙(菠萝庙)于1962年被广州市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古代朝廷祭海的四大场所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广州市文物保护部门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向广州海运管理局提出要求,希望我校与菠萝庙航修站一并搬出南海神庙。我校好不容易刚刚稳定下来,又面临再度失去家园,陷入飘忽不定的境况。

在这关键时刻,学校迎来了办学历程中的第一次重大转折,1981年9月12日,交通部下发通知,决定将广州海运学校与广州水运工业学校合并。两校合并后,校名仍用“广州海运学校”,设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船舶无线电通讯、船舶修理与制造、船机修理与制造五个专业,规模为在校生1200人,校址利用原广州水运工业学校校址。这一决定为学校未来发展奠定了永久性的落脚点。

与广州水运工业学校合并后,学校有了固定的校址,结束了漂泊不定的艰难办学历程,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十年中专时期,也为筹办高等航海学校打下了良好基础。1990年经交通部批准,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在广州海运学校设置广州航海分部,分部与广州海运学校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当年开始招生。武汉水运工程学院1989年先期招收的航海类专业学生也于当年转入广州航海分部学习,学校已具备了申请成立高等专科学校的条件。1991年4月,学校向国家教委提出申请,要求批准我校升格为高等航海专科学校。

1992年7月28日,经国家教委同意,交通部发文批准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广州航海分部与广州海运学校合并组建直属交通部的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我校正式迈入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阶段,迎来了办学历程中的第二次重大发展机遇。

学校升格为大专后,在交通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学校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

1998年春夏之交,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1998年4月9日,交通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变更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行政隶属关系的通知》,将我校的行政隶属关系由交通部划转广东省人民政府。至此,我校正式隶属广东省管理。这给我校教育事业发展又带来新的机遇,也为我校更好地为广东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服务空间。

我校由交通部划转广东省管理之际,适逢国家相继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我校凭借全国高等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的东风,也迈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际航运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势头,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经历着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过程。学校及时抓住这两大历史机遇,提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确定了升本目标。

为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经与广州航务工程学校充分协商,2002年8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州航务工程学校并入我校。

“十一·五”以来,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普通本科院校设置标准开展各项建设,大力加强办学条件和教学内涵建设,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影响不断扩大,已达到教育部关于设置普通本科院校的要求。

2012年12月9日—10日,学校终于迎来了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来我校进行实地考察,认为我校现有办学条件已达到教育部本科院校设置标准。2013年1月18日,教育部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高票通过我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申请。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正式发文批准在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广州航海学院,至此,广州航海学院正式成立,成为华南地区首所独立设置的海事本科院校,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学校发展正式进入全新的历史纪元。

天行健,思自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学校现有10个教学院(部),开设了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商务英语、船舶工程技术等40多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为10500多人。现有专任教师537人,高级职称195人(正教授4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有358人。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拥有世界先进的大型海船操纵模拟器、国内先进的轮机模拟器等一大批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实训室和专门训练设施;拥有各类图书74万多册,建有先进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数字化校园应用于学校教学、科研、行政和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

学校一直以服务国家航运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已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5万余人。一大批毕业生在华南地区的航运、航道、海事、海关、海上救助、海上打捞等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和业务骨干。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全省同层次高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和广泛好评。

五十年沧桑砥砺,半世纪春华秋实。五十年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确实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各级领导、广大校友的关心和支持下,历届校领导、历届师生员工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向所有在我校改革建设发展中给予关心支持帮助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所有在学校改革建设发展中做出贡献的历届校领导、历届师生员工表示诚挚的谢意。

迈步从头越,同心向未来。2014年12月6日,我们将迎来广州航海学院五十华诞庆典日,这将成为学校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全校师生员工将以50周年校庆为契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学校地处南海之滨,位居珠三角经济区的独特区位优势,与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首尾相连,遥相呼应的有利条件,按照“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坚持特色,确保质量”的工作方针,围绕学校提出的发展目标,着力抓好教育观念的转变,抓好学科专业建设,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确保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2017年后实现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突破,2020年后获得硕士授予权,成为在华南地区起龙头作用,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应用型海事大学。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在交通运输部、广东海事局、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的全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广州航海学院的明天会更美好! (党委书记 王舒平 院长 王玉潜)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

上一条: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老校长亲临学校视察指导

关闭

广州航海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80873号

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