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党委宣传部
 学校主页  首页  部门职责  青年媒体中心  校报在线  获奖与荣誉  理论学习  资料下载 
理论学习
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学习>>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正文
省党代会胜利闭幕:矢志改革转型,续写幸福篇章

话题缘起意义深远的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于昨日闭幕,省委书记汪洋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全面总结了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深入分析了广东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广东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核心内容是“坚持改革开放,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从严管党治党”,这是全省今后工作的总动员令和行动纲领。如何理解、把握报告所提的总体要求及其核心内容的精神实质,并深入贯彻落实?本专栏特约有关专家阐发。

积极探索协调可持续发展型市场经济

□熊国平

市场经济可以分为自由市场经济和协调型市场经济两种,英美是前者的代表, 而德日是后者的典型。前者的特点是由市场机制对经济进行协调,而后者的特点是由制度对经济进行协调。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借鉴两种市场经济特别是后者的做法,积极探索协调可持续发展型市场经济。

协调可持续发展型市场经济的内涵和价值目标

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历史合理性,一方面,它可以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本质具有正相关性;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既能为培育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提供制度保证,又能在运行机制上不断创造具体的制度和政策规范,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负面作用。这种富有特色的市场经济,绝不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张皮,而是一个对西方等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予以扬弃、赋予新质的大系统,是新型的现代市场经济。

这种协调可持续发展型市场经济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其基本内涵是,经济运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经济性质属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服从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其主要特点是,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加分配;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由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其价值目标是,坚持在服务国计民生大局下利用价值规律,在以人民利益为本的基础上关注和考虑公民个体利益和需要的差异性以及具体问题的解决;既要发挥企业家、经济和文化精英、富有阶层的积极作用,更要坚定不移地把广大工农群众作为主体力量,确保各个利益主体合法利益的实现,以及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其内在要求是,正确处理人与生产、人与物、人与自然、人的需要与发展、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文化需要、社会群体需要与个体需要、效率与公平等关系,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内容与价值、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着重解决不注重发挥社会机制作用和把行政干预作为宏观调控手段问题

在探索协调可持续发展型市场经济时需要解决以下突出问题。一是不注重发挥社会机制的作用。市场机制是市场调节的第一手段或基础手段,是迄今人类发现和运用的最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机制,但它会导致市场失灵,必须同时发挥社会机制的作用,通过社会中介组织,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对市场经济活动施加影响,以消除经济垄断,丰富公共产品供给,促进公平分配,自动保持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二是把行政干预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当市场和社会调节失灵、经济总量严重失衡、市场主体显失平等、市场竞争显失公平、经济主体活动外部性为负时,政府应该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对经济运行进行间接的调节和干预,通过规划、政策、总量调控等间接进行资源配置,依靠加强市场法治、信用等体系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且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对市场引导来实施的。

在推进协调可持续发展型市场经济时首先必须明晰经济转型目标

在推进协调可持续发展型市场经济时首先必须明晰经济转型目标。所谓经济转型目标是指向市场经济过渡之后经济模式的形态和性质。由于长期忽视对经济转型目标的研究,我国不但有复制美国型市场经济的危险,而且束缚或限制了我们解决改革中出现具体问题的思路。事实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逻辑上不同于美英型和德日型市场经济,其代表社会主义的部分可能对代表市场经济部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我们可以从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环节着手,在对自身已有体制弊端进行摈弃、吸收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经验的基础上,从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制度目标安排,建成兼具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主导性作用的新型市场经济体制。

转型升级的三条产业路径

□邓江年

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加快转型升级是“事关广东前途命运的一场硬仗”。其中构建结构优化、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战略重点。现代产业体系是以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方式为主要引领的产业结构和体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对被长期低端循环锁定在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的广东产业未来发展的巨大挑战和必由之路。只有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新兴产业增量扩张与传统产业存量提升“两手并举”,全面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才能重塑广东发展新优势,引领广东走向新的增长周期。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看,广东转型升级主要有三条产业路径。

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微笑曲线”的产业链整体替代,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总是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动态演化的。自改革开放之初至今,广东从农业主导,到轻纺加工、家电制造主导,再到电子产品制造、重化工业主导,其主导产业是不断替代演进的。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就是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实现新时期的产业替代,构建新的主导产业链,建设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和高端产业集聚地。广东要准确把握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发展脉搏,聚焦国家战略导向,超前谋划,继续推动“双转移”和“腾龙换鸟”,调整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LED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八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相适应的制度环境建设极为重要。关键是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和科技资本、人力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四资融合”。

二是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攀升“微笑曲线”高端环节,提升产业价值创造能力。广东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虽然主导产业得到不断替代演进,但每个阶段的主导产业基本都被锁定在“微笑曲线”的价值链低端环节,属于低端替代,产业和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就是要向“微笑曲线”的研发和营销(品牌)两端攀升,大力强化“广东创造”和“广东服务”,推动由传统制造业带动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变,由土地和简单劳动力要素支撑向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引领转变,由物质经济主导向知识经济主导转变。因此,广东需要优先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形成金融、创意、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网络服务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群,逐步提高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升国民经济软化系数,率先打造服务型经济体。广东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必须与广东的制造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发展,重点发展“制造+服务”和“制造+技术”模式。

三是突出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改造,拉平“微笑曲线”,提升综合制造能力和制造环节的价值含量。现代产业体系并不排斥传统产业,排斥的只是传统的和旧的生产方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也并不意味着抛弃原有传统产业,而是要通过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因此,继续擦亮“广东制造”的品牌,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广东的现代化综合制造能力是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广东应以“高、精、尖、省、洁”为导向,以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尤其是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在传统制造业各领域的应用、渗透和融合,全面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加快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突出改善民生,突出文化引领,强化制度保障

建设“幸福广东”的战略路径

□柯锡奎

具有重大意义的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唱响了建设“幸福广东”的最强音,明晰了建设“幸福广东”的新思路,升华了广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如果说,建设“幸福广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则标示着“幸福广东”建设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和加快发展的新时期。

汪洋同志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强调指出,“建设幸福广东,必须突出改善民生,突出文化引领,强化制度保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笔者认为,建设“幸福广东”,不仅要求物质财富的宽裕,而且对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权益保障、生态环境优化、公共文化品供给、公民文化素质、社会管理水平、区域平衡发展、创业条件、生存环境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改善民生、文化引领、制度保障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发挥,基本上涵盖了上述内容,是建设“幸福广东”的一条完整的战略路径选择。

改善民生——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民生幸福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的集中体现。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牢固确立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是建设“幸福广东”的先决条件。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科学发展之本、和谐发展之基,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经济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要大力发展各项民生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全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文化引领——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经济是基础,精神是导向,文化是灵魂。“幸福”是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综合体现。但从深层次看,“幸福”是人们对自己生活状况的心理评价,是人们内心世界的一种认知和满足,是人生有意义和快乐的心灵感受。因此,幸福广东,重在培育,功在引领。要充分发挥文化的感化和催化作用,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张旗鼓宣传和实践“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增强主流文化观念在各种文化载体中的社会表达力和感染力,着力培育理性平和、乐助他人、宽容感恩、知足常乐的社会心态,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

制度保障——建设“幸福广东”的动力。建设“幸福广东”,制度保障是根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政策举措,在落实好现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加快完善“幸福广东”建设的体制机制,努力营造公平公正、活力有序的大环境。要着眼于“幸福广东”制度体系的构建,全面整合政策资源、法规资源、行政资源、人力资源,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行系统化设计、制度化安排、规范化建设、长效化推进。要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突破口,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改善和优化机关作风。要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为保障,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功能,促进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要完善民生工程投入机制,建立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推行科学决策,建立完善为民办事征询民意的制度,让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参与权和知情权,在落实民生政策方面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五位一体的管党治党布局 推进广东科学发展的组织保证

□王玉云

办好广东的事情,关键在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报告提出了推进广东今后五年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并明确地将“从严管党治党”作为这一总体要求的核心内容之一。

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和坚定理想信念,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求广东各级党组织及其所属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在宏观层面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高度认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高度认同,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高度认同,排除犹豫摇摆甚至阳奉阴违的思想干扰;与此同时,要在微观层面上着眼于广东的历史和现实,在继承创新中把握利好因素和不利因素,推进广东未来一个时期的科学发展。基于此,报告明确指出,要“破除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束缚,在党内营造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勇于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

发扬民主与严肃纪律的辩证统一,是提升管党治党水平的关键环节。作为有着严密组织的政治组织,党的治理或管理既要考虑如何激发内部的活力以永葆朝气和锐气,又要考虑其运行的有序和效率。前者靠党内民主来解决,后者则需诉求于集中和纪律。这就是“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是党的力量保证”的深意所在,也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再次强调“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必须发扬民主、严肃纪律”的重要意义。民主集中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议事规则,其理论设计之科学既体现在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追求民主的价值取向上,又体现在它实事求是地充分考虑到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必须有力、有序、有效等现实需要。报告所言“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的提法,实际上就是在提倡一种组织文化——政党的纪律文化。严格的纪律可以有效避免民主的泛化,保证党内民主的效率和水平,使各级党组织的运行平稳有效。

基层组织建设的强化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直接关乎政策的执行效率。广东科学发展的各项部署,需要干部在切实领会和高度认同的基础之上予以坚决推进。因此,选拔任用什么样的干部至为关键。广东各级基层党组织遍布各行各业,其分布设置的原本意义,就是依靠广大优秀的党员在周边群众中产生榜样示范作用,使党的主张、意志和行动方案在群众中产生影响并掌握群众,从而得以贯彻落实。基于这样的理论逻辑,报告提出“要把村级党组织建设作为基层建设的重点,用五年时间分期分批整顿问题突出的村级基层组织。”

党的作风建设其实并不玄妙,它指的是适应于政党的理想、信念、本质等内在规定性的外部表征,它通过在党员个体身上的外化而表现出来,如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工作方法、领导方式等等。质而言之,因为我们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推进历史前进的力量,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党的宗旨理念。各级党员和干部,只要在内心里真正认同于这样的理想、信念、本质,那他在实际工作中的言行、风格、方式一定是与之匹配的。

不断完善具有广东特色的开放、动态、创新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新时期广东各级党组织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立足于全党惩防体系的宏观布局,又侧重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报告特别强调“制度防腐”的重要性,并以极大的勇气和锐气,提出了“进行领导干部个人财产申报试点”的开创性举措。

五位一体的管党治党布局,是新形势下省委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实践中的重大规划,它秉持了继承和创新的理念,既有战略的宏观考虑,也有微观的着力之点。循此办理,必将产生综合的效应,推动广东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上一条:全省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通知 下一条: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闭幕

关闭

广州航海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80873号

访问量统计: